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 号),我国已全面启动“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一、六大重点行动与实施路径
1)“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利用AI加速从“0到1”的科学发现和“从1到N”的技术转化。通过建设科学大模型、升级科研基础设施、打造高质量科学数据集,并推动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同时探索人机协同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2)“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全行业智能化升级。鼓励培育底层架构基于AI的“智能原生”企业和新业态,推进AI在设计、生产、运营等工业全环节应用,发展智能农机装备以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并创新金融、物流、商务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模式
3)“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智能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通过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同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
4)“人工智能+”民生福祉:让AI创造更智能的工作学习方式和高品质生活。包括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开展AI技能培训以缓解就业冲击,将AI融入教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并推动AI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养老助残等场景的应用。
5)“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运用AI提升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水平。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政务服务全程智能办理,构建涵盖自然人、数字人和机器人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AI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升空天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和国土空间智慧规划能力。
6)“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将AI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通过技术开源、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AI能力建设,弥合智能鸿沟;并支持联合国在AI全球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共同应对风险,确保AI发展安全可控。
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国家战略
教育领域作为重点应用场景,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育人方式从知识传授为重向能力提升为本转变,加快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部在2024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更是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这一政策导向为人工智能教育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技术应用场景,鼓励像博乐信息这样的创新企业开发更多适合全学段教育的人工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
三、产品创新:博乐信息AI教育解决方案的突破性贡献
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博乐信息作为国内领先的AI+XR数字交互内容运营商,深耕AR/VR/MR领域十年,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创新研发AI+XR数字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推动立体化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建设与应用。
博乐信息AIGC创作平台聚焦“从AI生成到XR体验”的一站式创作闭环,突破了传统创作边界,为美育、语文等核心课程提供了智能化升级的新路径:
《AI绘梦》&《AI智绘空间》
赋能学校美育创新,构建“虚实融合”的艺术课堂
《AI绘梦》 作为AI绘画辅助软件,其核心价值在于大幅降低技术门槛,让学生专注于创意表达本身。学生通过简单勾勒线条并选择风格元素,即可快速生成高质量艺术画作,并能获得AI生成的意境诗文进行辅助解读。与美育的“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的核心素养要求完美契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小艺术家”,自信地表达自我。
《AI智绘空间》 则在此基础上,通过MR混合现实技术,学生通过手势识别在虚实融合空间中自由创作,将学生的二维创作升维至三维空间美学实践。AI实时渲染为3D作品并锚定于真实环境,构建个性化混合现实艺术展厅,重塑空间美学表达,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造型能力和综合美学素养。
《AI绘本》
结合语文教学范式,打造“声情并茂”的阅读写作助手
《AI绘本》创作平台深度切入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与写作,为学生提供从灵感激发到成果展示的一站式智能创作工具。
平台支持学生根据主题输入关键词,AI即刻生成故事灵感、角色和分镜;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润色和再创作。完成后的作品不仅能通过AR技术实现立体阅读和角色交互,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通过AI配音功能,生成声情并茂的朗读音频,极大地丰富了“口语交际”与“诵读”的教学形式。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传统教育生态,从教学方式、学习体验到教育资源配置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为这一变革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发展方向,博乐信息会持续通过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实践路径。